首页 内容 正文

断肉真俗诤辩

素食资讯2024-03-24 05:11
简介 ⑴俗说“充满反食人类” 话说到这里,有的人说:“听你说了一套,到底什么是俗习,什么是真理呢?”我现在先讲世俗的道理,一般世俗的人多说:“鸡鸭猪牛等假若不杀它,岂..

⑴俗说“充满反食人类”

话说到这里,有的人说:“听你说了一套,到底什么是俗习,什么是真理呢?”我现在先讲世俗的道理,一般世俗的人多说:“鸡鸭猪牛等假若不杀它,岂不到处皆是,充满世间?你不吃它,它就食你,到最后岂不是把世界的人都吃光了吗?”我且问你:古时候人们若看见凤凰和麒麟是吉祥的,人人都喜欢它,自古以来也不见麒麟和凤凰到处皆是,遍满全世界而吃人;再说世人不吃的狗猫和老鼠,也不见遍满全球而吃人啊!

⑵俗说“肉食富於营养”

一般的世俗人多说:“不杀生不吃肉,身体营养不够,精神不振,体质软弱,不能办事怎么办呢?”我再解释说:有的人住在城市,有的人住在乡村,城市的人天天吃鱼吃肉,乡村人只在年节才有鱼肉吃,城市的人天天吃当归鸭,天天闹病,而且多是一些奇病怪症;乡下人不但少病,几乎个个长寿,不信你看九月九日敬老会上,许多乡下人都是活到九十或一百岁的。再看出家师父们不吃肉,早上四点钟就起床,他们都很少有病的。再看动物中的大象,它吃青草不吃肉,被人们坐在背上一点都不费力;骆驼也是吃草不吃肉的,也能负重跋涉几千里路。这些,都是我们亲眼见的,“牛马都只吃青草不吃肉,牛马的身体又多么健壮,这是什么原因呢?”因为植物中的豆类果子及蔬菜等,多含有很丰富的维他命,这不是空口说的,确确实实如此,不信你去看大的医院,住院的患者,是吃肉的人多呢?还是不吃肉的人多?同时肉食虽有营养,也有毒素。这话你怎么知道呢?我举一条证据诸位就可明白:无论大小畜生被人捆缚要杀的时候,是多么痛苦,被对方杀害是多么怨恨。既起了憎恨心,毒素就流遍全身,所以肉食多含有毒素。再就人来讲,喂乳的妇人,若是受了过分的刺激或烦恼,性情一变,乳汁就含有毒素,婴儿吃了就易害病。这话有证据吗?不信你若看到有婴儿的妇人发怒生气的时候,把她的乳汁挤出一点来放在太阳里晒一会,就变绿色,普通时不生气的乳汁被日晒了是白色。

⑶俗说“畜生有魂无灵”

一般的世俗人有的就说:“畜生是有魂而无灵性的,所以应该给人吃的!”若说畜生无灵性,请你去查查历史,古时唐明皇曾教马唱歌,并且马也会跳舞,后来安碌山造反篡了帝位,知道马会跳舞,他就命令把马牵出来跳跳看,可是马一见不是自己的主人,就把头在地上磕破死去,请问你,这马是有灵魂?还是无灵魂?你想想看,小小鸽儿若无灵性为什么会送信?狗儿也能拿粉笔算数。再说意大利有一种义鸟,叫的声音很好听,此鸟很不容易被人捉到,假若捉到一只,就将烧红的烙铁,烧它的眼睛,然后放在潮湿的地方,过了两天再用饮食好好的饲养它,等恢复正常以后,才放在日光下,因日光照着身体就完全恢复体力,又发出叫的声音来,不过这时叫的声音就不如前,从前叫的声音和而乐,现在叫的声音悲而惨,她的同类听了这种悲惨的叫声,就飞来看望,见它盲目的惨状,它们都不忍离去,所以称它为义鸟。这时猎人就过去,一只一只的捉起来。你看鸟有这样友情,是有灵性?还是无灵性呢?再说,在内地福建武平地方,有一种金丝猿,毛是金色的,人见喜欢,想要捉它,也很不容易捉到,因为它动作非常敏捷,所以猎人要捉它的方法是埋伏毒箭,等它们出来,把毒箭射中母猿,母猿自知中毒必死,趁毒性尚未发作,就赶快将它的乳喂给猿儿们吃,所有猿子个个吃饱以后,再将馀下的乳挤出来洒在草地上,以备死后有乳的草也可给孩子们充饥,这时猿子们围着母亲不忍离开,在那里哭着看母亲死去。这时猎人看见小猿守着母亲不去,就走去捕捉,但是仍不容易捉到,於是猎人就将母猿的皮剥下,用鞭抽打猿皮,此时小猿看人打它母亲的皮,可怜的小金丝猿都哀叫着跑来,争相保护母亲的皮,有的就撞死在打皮的地上,有的就被猎人一一捉去。诸位你看猎人是何等残忍!利用小猿的这种孝慈之心而予以捕捉。你说畜牲是无灵性的,又那里讲得通呢?可见无论大畜生小畜生,确确实实都有灵性的。

⑷俗说“下等动物无知”

但是世俗还有一种说法,说猪羊鸡鸭禽兽等类是下等动物,它们没有知识,不懂得什么,应该杀它。这样讲起来无知识的动物就应当杀?那么下面有几种无知识的,你就杀他试试看!那几种呢?如喝酒喝的酩酊大醉,昏昏沉沉一无所知,你为何不杀他呢?神经病的人疯疯癫癫也是无知识,你怎么不去杀他呢?又如初生婴儿亦是不知道什么的,你为何亦不去杀他呢?由此可见无知识的就可杀的说法,也是错误的。

⑸“动物生为人食”

世俗人再有一说,谓:“动物生来是给人吃的,因为上天创造它给人吃,必须要顺从,所谓“顺天者昌,逆天者亡。”。”动物既然是天给人们吃的,那么人也要给动物吃啦,但是虎、狼、蚊虫、虱子都是吃人血肉的,你为何不甘心顺天呢?这且讲一则历史上的事实来证明,就知道杀生是顺天还是逆天。

上一篇:素食与景观

下一篇:佛学书籍:教规礼仪:佛门用语篇

评论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