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内容 正文
佛教法器:佛教常用器物-锡杖
锡杖
锡杖属于佛教的道具之类,它是比丘们应该携带的十八物之一。
锡杖梵语隙弃罗或吃弃罗。十诵律中又称它为声杖;因为振杖之时,出声如锡,所以称做声杖、锡杖。
得道梯橙锡杖经中略说:佛告比丘:汝等应受持锡杖。所以者何?过去现在未来诸佛皆执故。又名智杖,彰显圣智故。亦名德杖,行功德本故。圣人之标帜、贤士之明记、道法之正幢。迦叶白佛:何名锡杖?佛言:锡者轻也;倚依是杖,除烦恼、出三界故。锡者明也,得智明故。锡者醒也,醒悟苦空三界结使故。锡者疏也,谓持者与五欲疏断故。
锡杖经又说:是杖有三錞,念三途苦恼,则修戒定慧。念三灾老病死,则除三毒贪嗔痴。
锡杖的形状,据大比丘三千威仪经说:杖头状如塔形,为用锡料所造。杖柄应用木竿为之,下端则按装钢鐏(鐏者,戈柄下端之圆锥形钢套也)。高与眉齐。
杖头有二股六环者(也有说是四环者),是迦叶佛所制。有四股十二环者,是释迦佛所制。装造二股,为令众生,记念二谛(世谛、第一义谛)。装造四股,用断四生、念四谛、修四等、入四禅。十二环者:用念十二因缘,通达无碍,修行十二门禅。又三重四股者:以念如来七觉意法。通焊钻八,则是用念八正道法。
至如持用锡杖的方法,也有一些规定。三千威仪经曾经制订持锡杖二十五事。该经曾略谓:持杖不得入众(众者,僧团也)、日中后不得复持、不得担于肩上、见佛像不得使锡作声、不得以杖指人、不得用杖于地面写字。又优婆塞五戒威仪经说:不得以不净手捉杖。若入僧房,须脱除杖鐏,且不得触地。若持杖入白衣舍,须将杖鐏在后,若因事入白衣家,或为受午食,须于门首摇锡三下。若无人应,再摇五下。又无人应,更摇七下。终无人应,则应往别家。(由日文译出)
再如锡杖的用途,在锡杖经、三千威仪经、五戒威仪经、四分律、十诵律、毗奈耶杂事等典籍中,都曾有所说明。大致是说:比丘于白衣舍前振锡,可令施主出应。若有恶犬恶牛,可使怖走。若于路途山林旷野等处,遇见毒蛇猛兽、蜈蚣恶虫,摇锡可令惊避。及至后世,诸山禅师法祖,更有用振锡举杖,启示玄机、指点妙义的了。诸如高僧传及传灯录等文献,都有许多记载。更至近时,就连那些传戒、说法的场合,也都已执杖振锡了。
再者:大唐西域记卷二说:如来锡杖:白铁为环,栴檀作柄,宝筒盛之。又洛阳伽蓝记卷五说:如来锡杖,长一丈七尺,以水筒盛置。此杖表面,金箔装贴。杖身轻重莫测;重时百人莫举,轻时二人可提。由此可见:我佛应化因缘,实在不可思议也!
相关文章
- 印顺法师:戒律的分歧:佛教的首次结集与大分化
- 印顺法师:以佛法研究佛法 八、华译圣典在世界佛教中的地位
- 佛光山总住持满谦法师于福慧慈缘开讲“走进人间佛教
- 佛教界要切实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道义
- 金王朝时期山西大同著名佛教殿宇宏伟壮观
- 中国佛教中的香道
- 达摩祖师:黄夏年:达摩与佛教文学和生活方式
- 达摩祖师:董群:论菩提达摩对中国佛教的影响
- 慧能大师:赖永海:慧能与中国佛教的儒学化
- 寺院石雕经幢雕刻意义及佛教石经幢建筑对现代建筑的影响
- 佛教居士:曾良:《法苑珠林》异文及校勘札记
- 陈永革:佛教净慈观的伦理阐释
- 佛教居士:黄连忠:从演译杂阿含经论原始佛教禅定学的特质与意义
- 陈永革:试论杨文会佛教净土观的内容及其特征(一)
- 吸毒是犯佛教的重戒吗?
- 廿四香谱 佛教知识-最全的烧香图解,香谱图解
- 七十二种香谱图 佛教知识-最全的烧香图解,香谱图解
- 赵朴初答:佛教在社会公益事业中从事哪些种类?有过哪些成就?
- 赵朴初答:谈一谈当时佛教创立的历史背景。
- 姚卫群:吠陀奥义书对佛教和婆罗门教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