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内容 正文
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(连载096)“法施”分享
药师坛城(世界)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主办
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
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药师佛法门“入门”指南,用问答形式给大家分享(今天明天分享药师法门入门指南,后天接着分享宣化上人开示的药师法门),便于掌握(明白)。有“同修”问一个生病的人要持多少遍的药师咒,如何持?答:持之以恒,持咒当下,一天固定念多少,要至诚心的持诵。●可念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(三次)●宫毗罗、伐折罗、迷企罗、安底罗、额儞罗、珊底罗、因达罗、波夷罗、摩虎罗、真达罗、招杜罗、毗羯罗、娑哈(soha)●若有病苦者多加持念:嗡、室哩哆、室哩哆、军刹利、娑哈(soha)●或者持念:嗡、虎噜虎噜、战奴裡、摩登奇、娑哈(soha)●也可再持念:嗡、鞞杀逝、鞞杀逝、鞞杀社、三没揭帝娑哈(soha)●念毕回向:持咒功德回向(某人)冤亲债主、离苦得乐、解冤释结,又愿(某人求某愿●1次)每种咒语每日至少持念108遍,长期受持,可消灾解厄,所愿从心。假使能在持咒前先读诵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一遍,更是理想,你如果可以这样子持之以恒,长期受持,那麽你一生所遇到的障碍将是相对的减少,所到之处长逢善缘。●我们一般知道有大悲咒水,是否有药师咒水,要如何求药师咒水?答:有的。每天早上和临睡前,置一杯水于药师佛像前,或在杯前放一张药师佛相,至诚心的持诵七遍药师灌顶真言,再持药师咒心:嗡、鞞杀逝、鞞杀逝、鞞杀社、三没揭帝娑哈(soha)108遍,可配合观想,观想药师佛光从顶门而入,遍满全身,汗水由手而出,发出黑色的汗水为止,亦可观想药师佛手上的佛果,祈求药师佛慈悲施药,药师咒水既完成。每天早晚持药师咒水口服,祈求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加被,冤亲债主离苦得乐,疾病远离(药师佛在在处处☆如无佛像可一心一意念佛祈求药师佛加被☆)。●何谓冤亲债主?答:什么叫「冤」;什么叫「亲」?你的「亲」处理不好就变成「冤」,所以称为「冤亲债主」。今天爱你,明天恨你,在你身边的,有「亲」也有「冤」,有贵人帮助你,当你遇到困境的时候「冤」也会找你的麻烦。●如何对待我们的冤亲债主?答:要回向给他们。帮助我们的,要感谢他,对我们不好的,也要感恩他,在我们修行的过程中,要常发愿祈求冤亲平等。●佛菩萨是不是只帮助好人,如果是一个公认的坏人,药师佛是否帮他?答:会。但首先他要有忏悔的心,药师佛是非常慈悲的,即使他没有忏悔的心,如果他有布施的心,药师佛还是会给他机会,在具备布施心中求富饶,求来的财富一定要拿出若干布施救济贫困,这就是以福培福再造福。如果没有如此的慈悲喜捨,即使延寿三年、五年还是要走,财来也会财去。
●药师法门如果用七个字概括,就是吃好、睡好、心情好。吃好是秘密禅;睡好是祖师禅;心情好,心息相依就是如来禅。这就是药师禅!
坛城是所谓“治”的象征,“治”的反面就是“乱”。恶劣的天气,身体的疾病,荒凉的土地,野蛮民族,异教徒之国,这些都是“乱”。通过建立一个坛城可以变“乱”为“治”。所以一个坛城可以表示几乎所有真实的或意念中之物:人的躯体,一个寺庙,一座王宫,一座城市,一片大陆,一个念头,一个幻景,一个政治结构。
顶礼供养皈依出有坏善逝应供正等觉药师琉璃光如来!
顶礼供养皈依出有坏善逝应供正等觉药师琉璃光如来!
顶礼供养皈依出有坏善逝应供正等觉药师琉璃光如来!
药师佛心咒:得雅他嗡贝堪则贝堪则玛哈贝堪则惹杂萨目嘎喋梭哈
“坛城”顾名思义即佛的殿堂。
药师坛城则是药师佛文化的信仰中心和药师法门以及“药师禅”的修持圣地,具有圣地胜境的殊胜加持力“道场”。
回向:此福愿得一切智,催伏一切过患敌;生老病死犹涛涌,愿度有海诸有情。
愿以此功德,遍及于一切,我等与众生,皆供成佛道。回向给法界有情众生离一切苦,得一切乐。
星光“义工”温馨提示: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“每天法施”分享,只要大家“坚持”看一年的“药师法门”分享,大家就能明白药师法门和药师禅。顶礼供养皈依出有坏善逝应供正等觉药师琉璃光如来!药师法门(药师禅)“法施”时应遵守戒律,对佛法不具信、未成熟的“众生”不行法施,否则失去对佛法的尊重。
相关文章
- 香道-香道文化,健康养生
- 香道与佛学文化
- 香道文化的传播者
- 【香道文化】一千年前的焚香雅集
- 文化时尚的回归;(二)香道的复兴
- “香叔”金于峰:通过“互联网+”推广香道文化(全文)
- 文化传承 从闻香开始
- 正安文化 •「和音听香」香道公开课
- 紫云居士:药师如幻三昧法
- 香道文化:香与佛教的供养
- 陈渝东先生: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研究者
- 与亲朋分享素食的观念
- 沉香与香道文化的传承
- 60周年暨两浙佛教文化艺术特展”
- 人机交互时代的佛教 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
- 洪修平:中国佛教文化的独特性
- 中华文化的三大传统,儒家、道家、佛家有何区别?
- 佛教养生文化略说——道坚法师
- 佛教与中国文化的结合
- 佛教中国化对实现外来文化中国化的启示